全國農田土壤墑情總體適宜
利于春耕春管奪豐收
3月10日監測結果顯示,全國農田土壤墑情總體適宜,利于在地作物生長。華北北部和西北春播區大部墑情適宜,應做好探墑適墑播種,配套保水保墑措施。北方冬麥區大部墑情適宜,苗情轉化較好,應因墑因苗分類管理,抓好水肥管理奪豐收。西南墑情普遍適宜,四川東北局地、云南西北部、貴州西北部局地表墑不足。華南江南墑情普遍適宜,粵東北局地表墑不足,后期華南需防范春旱發生,做好蓄水保墑。據預測,春耕春管期間,江淮、江南大部和華南東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、降水偏少,局地可能輕旱;江南華南需防范階段性倒春寒的影響。
一、華北黃淮麥田墑情總體適宜,應因墑因苗抓好春灌,巧施肥水促弱轉壯。越冬期以來,華北、黃淮冬麥區大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,華北地區降水量接近常年水平,黃淮麥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—8成,山東、安徽、江蘇北部局地表墑不足。但由于冬前底墑充足,光照適宜,小麥晚播弱苗向好轉化。目前華北地區小麥處于返青期,黃淮南部地區小麥處于起身—拔節期,整體苗情好于預期;油菜處于抽薹期,長勢好于常年同期,略差于上年同期。華北麥區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60%—80%,黃淮麥區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61%—87%,墑情普遍適宜。
據氣象預測,3—5月,華北、黃淮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.5—2℃,降水較常年同期持平或偏多,利于冬小麥生長及春播作物播種。江淮之間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,要警惕旱情持續發展。近期氣溫回升,小麥陸續返青起身,要因墑因苗抓好田管。麥區晚播弱苗在三葉期前盡量不灌水以保持地溫,促苗生長。分蘗期,墑情不足麥田,在午后氣溫5℃以上表土解凍后適度鎮壓提墑;在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%且日均氣溫穩定在3℃以上時,小水濕潤灌溉補充表墑,切忌大水漫灌,結合灌水施用磷酸二氫鉀、尿素硝銨等速效肥料,促進苗情轉化,培育健壯群體。在起身—拔節前澆第1水,抽穗開花期澆第2水,結合澆水畝追尿素硝銨、硝基肥等速效氮肥6—8公斤。適時葉面噴施含氨基酸、腐殖酸等水溶肥料或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。灌漿期做好“一噴三防”,結合病蟲害防治,噴施磷酸二氫鉀、水溶肥、液體肥等1—2次,強化冠層光合功能,促進籽粒灌漿。華北麥區墑情適宜的一類苗麥田,在拔節期澆好春灌第1水,配合畝施尿素10—13公斤;二類苗要促控結合,在返青后起身前澆第1水,并隨水畝施尿素、硝基肥等速效氮肥10—15公斤;三類苗促弱轉壯,第1次追肥要在土壤化凍返漿時開溝趁墑追肥,畝施尿素硝銨、硝基肥等速效氮肥6—8公斤,在返青后起身前澆第1水,拔節中后期澆第2水,隨水畝追施尿素、水溶肥、液體肥等7—10公斤。后期密切關注苗情、墑情狀況及時灌溉,當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%時及時小水細灌,避免大水漫灌引起后期倒伏。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能出現“干熱風”天氣,要做好一噴三防,有灌溉條件的麥田可提前噴水10m3/畝。黃淮麥區春灌要立足墑情苗情實際,分類施策,肥水結合,促進高產。一、二類苗麥田墑情充足可推遲至拔節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0%時及時灌溉,抑制無效分蘗,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,構建高效群體。三類苗麥田開春后要及早中耕劃鋤,提溫保墑,并于返青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%時灌第1水,拔節期—孕穗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0%時灌第2水。旱地麥田及時中耕鎮壓,提墑防旱,趁墑追肥,促根增蘗。春季氣溫變化大,拔節期應注意預防倒春寒。春播區做好整地備耕,合理調整種植結構,積極推行膜下滴灌、淺埋滴灌、覆蓋保墑等抗旱節水措施。
二、西北墑情大部適宜,局地表墑不足,冬麥區應調控肥水促轉壯,春播區早覆膜早保墑。去年入冬以來,除西北西部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外,西北大部降水較常年偏多2成到1倍,甘肅冬季累積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,氣溫接近常年同期。目前除甘肅河西灌區、寧夏中部局地輕旱外,西北大部墑情適宜,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65%—75%。
據氣象預測,3—5月,西北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,陜西中部和北部、青海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—2成,寧夏、青海中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—2成,其他地區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。小麥生長較快,土壤失墑加快,局地可能出現旱情,春耕期間應抓好以下措施:一是晚播弱苗田塊,水澆地要提早劃鋤破板,有條件的地區可在氣溫穩定在3℃以上時少量噴水潤濕土壤,促苗出土扎根,旱地要做好輕壓保墑,適時葉面噴施含氨基酸、腐殖酸等水溶肥料或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;二是緊盯小麥三類苗,墑情不足或干旱的三類苗,在起身和拔節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55%時灌水2次,每次灌溉結合灌水畝追施尿素6—7公斤,磷酸二銨7—8公斤,壯苗和旺苗推遲至拔節期灌溉;三是春覆膜地區,及時頂凌覆膜,因地制宜采取全膜改半膜、寬膜改窄膜,推廣高標準加厚地膜(厚度大于0.01mm)和全生物降解地膜,要嚴格按照覆膜規程實施,保證起壟高度、覆膜質量,壓實土腰帶,播種時采取打孔播種,提高春播作物的播種質量;四是旱區果園大力推廣集雨補灌。應用新型軟體窖(池)集蓄春季雨水,配套注水槍等便攜式補灌設備,補澆關鍵水抗旱增產;五是春小麥趁墑播種,采用深松蓄水、探墑溝播和保水劑伴肥底施等措施保墑增溫。有灌溉條件的大力推廣應用春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。
三、西南墑情大部適宜,局地表墑不足,要預防倒春寒。入冬以來,西南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—2℃,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。目前大部分地區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在60%—90%,墑情適宜;四川盆地東北局部、西部山丘區,云南西北部、南部局地,貴州西部、西北局地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%,表墑不足。
據氣象預測,3—5月,除四川西南部、云南中西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.5—1℃外,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;云南、貴州西南部、四川西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—5成??傮w有利于油菜、冬小麥生長及水稻等大春作物的播種生長。要重點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加強冬小麥、油菜、馬鈴薯等在地作物田間管理,科學調控水肥,墑情不足或受干旱地區應積極開辟水源及時灌溉,同時采取覆蓋保墑、噴施葉面肥、水溶肥等措施,增強作物抗旱能力。當前油菜多處于抽薹初花期,是需水關鍵期,要密切關注墑情,特別是坡地油菜,出現墑情不足,要及時灌溉。二是做好水稻等大春作物播栽準備,推廣集中育苗育秧,加強苗床管理。及時翻耕耙耢,增強土壤蓄水蓄肥能力。三是旱地推廣軟體集雨窖池,做好蓄水備春耕。易發生干旱地區積極推廣聚土壟作、等高種植、水肥一體化等抗旱節水技術。四是預防倒春寒。在寒流或低溫來臨前,及時采取灌水、夜間蓋膜或噴施防凍劑等措施減輕凍害。凍害發生后要及時追肥,促進植株恢復生長。馬鈴薯要做好灌水噴水防霜、排水防凍等措施。
四、江南華南墑情普遍適宜,局地表墑不足,警惕春旱發生。入冬以來江南華南大部地區氣溫與常年同期持平或略高0.5—1℃,廣西大部偏低1—2℃;長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—5成,華南偏多2成—1倍。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、油菜總體生長正常,苗情長勢總體好于常年,較上年略差,少部分遲播低洼稻茬麥田長勢偏弱;長江中游油菜長勢與常年相當,冬小麥長勢好于去年。目前江南大部、華南西北部墑情適宜,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65%—90%;粵東北局部地區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%,表墑不足;江南南部、湖北江漢平原、湖南局地0—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高于85%,墑情過多。
據氣象預測,3—5月,江南華南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.5—1℃;江南中東部氣溫偏高1—2℃,降水偏少2—5成,發生季節性干旱的可能性大。有灌溉條件的要適時澆水保苗,推廣噴灌、微灌、滴灌、干濕交替等節水灌溉技術,及時噴施抗蒸騰制劑,適當追施鉀肥,提高作物抗旱能力。做好河塘湖庫蓄水備耕,抓好早稻浸種育秧和“集中育秧”,實現擴雙季稻增播種面積。3月份油菜產區氣溫偏高,降水正常至偏少,總體利于油菜開花,應及時噴施水溶硼肥,促進灌漿結實。3月江南華南發生倒春寒的概率較高,降溫前提前澆水補墑、以水調溫,緩沖低溫影響;或提前噴施磷酸二氫鉀,增強小麥、油菜抗寒抗凍能力。
五、東北大部積雪覆蓋,西部局地春旱發生機率較大。東北當前正處于封凍期,大部地區積雪覆蓋。入冬以來除內蒙古中東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外,其余東北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—8成。據氣象預測,3—5月,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東部氣溫較常年偏高1—2℃,降水量較常年偏多。由于封凍前底墑較差,預計今年春耕期間黑龍江省西部、吉林中西部、遼寧西部、內蒙古東部等地區發生春旱可能性較大,其他地區底墑良好,適宜春播開展。后期降水量偏多對緩解旱情有所幫助,利于春播作物出苗生長。應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墑情不足對春播的影響:推廣“坐水種”、覆蓋保墑、抗旱保水劑、滴灌干播濕出等抗旱技術,因旱推遲播種的,要選擇生育期較短的作物搶播。平原區因地制宜實行玉米—大豆間作輪作制度,推廣大豆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。井灌稻區、寒地水稻重點推廣旱直播生物降解膜覆蓋技術,推進水改旱、稻改豆。西部半干旱區適度發展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,加大力度推廣春玉米密植高產水肥精準調控技術。